上次介紹了去年12月(前幾個禮拜)才去的坪林,這次挖出秋天時去的坪林給大家。雖然我實在很喜歡人少的坪林,那樣安靜美麗...
不過坪林人也要生活,還是要和大家推薦這一個好地方...盡量採用「低碳之旅」來玩坪林喔!
首先上圖這橋是坪林剛啟用不久的樣子,即使去了兩回,也還沒把美麗的坪林走完呢,打算春天與夏天要再去探訪金瓜寮與虎寮潭和各種步道,也一定要把茶葉博物館好好賞逛一回才行。
藍色新橋下的水瀑碧綠清澈,一眼望去就有許多苦花魚......
坪林舊橋在就新橋旁不遠,注意看是民國前2年建造的喔!!可見坪林是開發的早的地方。
坪林舊橋沿革(紀事)
坪林舊橋之興建緣起日據時期日人為運補由台北至宜蘭之軍用物資及郵件所需嗣於民前二年(明治四十三年)擇定現址開始施工斯時本省物資嚴重缺乏造橋所需鋼筋水泥等建材均由日本本土先行船運至深坑行經石碇再利用人力馬匹沿途經由保甲路搬運至工地現場以進行施工造橋工程費時兩年於民國元年(明治四十五年)七月間完工通行第一座橋墩曾於民國十三年間遭洪水沖毀流失旋由日方派工程師浦田佐先生來台配合協助本地百姓完成修復屹立至今
坪林舊橋橫跨北勢溪曾為連接台北與宜蘭間之唯一交通橋樑民國三十五年北宜公路正式通車柬西往來車輛絡繹不絕於途舊橋風光更趨鼎盛此一盛況持續不斷直到民國五十九年坪林新橋完工通車逐漸取代舊橋交通樞紐地位舊橋功成身退居扮演鄉內交通橋樑角色
民國八十七年七月二十四日坪林拱橋完工通車正式取代坪林舊橋扮演鄉內交通橋樑角色民國八十八年六月鄉公所遂將坪林舊橋規劃為供行人通行及欣賞山水景觀之行人徒步區
歲月催老風光難在追念坪林舊橋歲月謹勤銘記以供後人垂思
坪林鄉公所製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舊橋橋面和茶壺造型的路燈。
因為是茶鄉,整個橋墩設置各種茶壺為景,下面還有說明那是哪一種茶壺,叫什麼名字,用來泡什麼茶,很有意思...
連著兩回去坪林,唯一失望的是,這麼好的環境,我倆想找個像樣的餐廳吃個飯,結果找不到~~怎麼啦,坪林?
我查了查資料,http://tw.myblog.yahoo.com/jw!29615h2eFRih_AlbzPh.JhEJbic-/article?mid=24384這個格友(似乎喜歡釣魚)對坪林的今昔有所評論。雖然阿幻不是釣客,也贊成封溪護魚,但是為何這麼美的地方,卻發展不如深坑(我覺得除了去吃豆腐,想不出到底好在哪裡)或石碇?
唉呀,只要善用電視媒體和記者就可以了呀?聯絡記者要去採訪,鄉公所聯絡一下要記者去報導哇,小蝶說她從前負責部門公關宣傳事務時,三不五時發稿給記者,和記者套好交情,有時申請公費請許多記者吃飯,還什麼新聞不能登?!
所以說這就是公務員懶~~,國家有沒有競爭力看公務員就知道,給他黃金飯碗就擺爛的,要這樣浪費納稅人的錢,還不如聘約聘人員好了!(氣~)
這是公所前的「親水公園」以及坪林國中校園的老樹步道,很長,樹木很美,漫步其中浪漫喔...
鄉公所建了"人工" 攔砂壩來護漁,北勢溪原生魚種應該是苦花、溪哥、石斑為主,目前有人放養香魚。
這個「鐵馬新樂園」是坪林為推展觀光,定期召集單車客準備的食水供應和看管單車地點,其實,當地民眾應該要更有「生意頭腦」,例如行動咖啡館或者賣小點心的,大家逛逛、騎騎,總是會餓的啊!
阿婆戴的斗笠很有特色,上面還有個小斗笠?!還有石雕公園...其實,一個公園只要有些溜滑梯、盪鞦韆,有孩子的父母就會群集於此了...
坪林老街上的古蹟老房~~旁邊貼了一張白紙,似乎在抗議些什麼...
秋天時氣候暖和不熱,大家都下水去。再來是日據時代的日式警察局的樣子...其實已經看不太不出來原本日式建築的樣子了...
人工作的攔砂壩護魚之用...再來就到了九芎根親水公園囉~~這也是一個非常適合小孩來玩的地方,因為真的很親水,水不過膝蓋的深度,可以在小水流道中行走玩耍...
水流到池塘,有涼亭、小拱橋,還有寧靜的山區景色.....
這就是我啦!(因為不喜曝光,相片都做過處理啦...)
有更多圖片在我的相簿之中~~
到坪林要愛護環境,盡量減少開車、不要烤肉、製造垃圾或破壞生態之美喔~~
衷心希望坪林人能靠自己發展出具有特色的觀光事業......(雖然很捨不得這種世外桃源被人潮破獲...真是矛盾的心情啊~)